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患者面肌痙攣,聽力減弱,行內耳磁共振成像檢查。(如下圖所示)。
圖1:MIP圖,橫軸位清晰顯示雙側內耳道,耳蝸,半規管全貌。
圖2:MIP圖,冠狀位清晰顯示雙側內耳道,耳蝸,半規管全貌。
圖3:軸位圖像能清晰顯示、分辨顱內腦池段、內耳道段面神經(前)和聽神經(后)。
圖4:神經軸位顯示面聽神經走形及分支,面神經(前上)、耳蝸神經(前下)、前庭上神經(后上)、前庭下神經(后下)。
圖5:內耳解剖彩圖。
圖6:MIP圖,完美顯示雙側內耳解剖輪廓。
圖7:VR圖,雙側內耳解剖輪廓圖的不同角度顯示圖(后面觀,前面觀,上面觀)。
圖8:VR圖,單側內耳解剖輪廓前面和側面圖。
圖9:耳蝸內部結構詳細解剖彩圖。
圖10:內耳解剖外觀和內部結構圖。
圖11:增強前磁共振內耳圖。
圖12:增強后內耳外淋巴液磁共振顯示圖。
內耳磁共振成像優勢
隨著磁共振掃描技術的發展及影像后處理技術的完善,內耳的影像學診斷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即出現了內耳磁共振水成像。利用內耳迷路內的淋巴液及內聽道中的腦脊液具有的長T2特性,增強內耳迷路與周圍骨質對比,骨性結構呈低信號甚至無信號,迷路和內耳道內由于淋巴液和腦脊液而呈高信號,經過三維重建獲取清晰的、立體的、任意角度顯示內耳迷路、半規管、前庭蝸神經及面神經等,從而有助于了解內耳有無發育不良以及程度和部位,如耳蝸畸形、前庭畸形、半規管畸形、內聽道畸形、前庭導水管和耳蝸導水管畸形等,也可做人工耳蝸術前評估,為內耳顯微外科手術提供可靠的影像學解剖依據及準確的定位定性信息。
適應癥
1、耳鳴、眩暈等;
2、中耳炎癥性病變;
3、外耳道外傷;
4、占位性病變:各種良惡性占位病變性質、范圍;
5、內耳先天性發育異常。
溫馨提示
寶雞市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開展的內耳磁共振成像(內耳磁共振平掃、水成像、釓對比造影成像)屬于無創操作,該技術大大提高了對膜迷路積水相關以及其他內耳疾患的早診斷,實現了精準診斷、早期干預、規范治療。此項技術的開展,將為內耳病變患者的診療帶來新的福音。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email protected]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