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yī)院官網(wǎng)!
近日,我院骨四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因摔傷導致頸4/5椎骨折脫位、頸脊髓損傷的60歲男性患者實施前路切開復位椎間盤切除減壓植骨椎間融合術(ACDF),幫助患者擺脫病痛,重新回歸正常生活。這一病例也為公眾敲響警鐘:看似常見的頸椎損傷,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科學救治刻不容緩。
術前
科普課堂
頸椎骨折脫位為何危險?
頸椎是人體“神經(jīng)中樞”的關鍵通道,一旦發(fā)生骨折合并脫位,可能帶來巨大風險:穩(wěn)定性喪失:頸椎周圍韌帶、肌肉損傷后,椎體易進一步移位,加劇神經(jīng)損傷風險。 脊髓壓迫:脫位的椎體或骨折碎片可能直接壓迫脊髓,導致肢體麻木、無力,甚至癱瘓(如案例中患者出現(xiàn)雙上肢麻木,正是脊髓受損的典型表現(xiàn)),造成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保守治療遇瓶頸 手術干預顯成效
患者受傷后曾在外院接受保守治療,但肢體麻木癥狀持續(xù)存在。轉(zhuǎn)入我院時,頸椎CT及MRI顯示:頸4/5椎骨折脫位,脊髓受壓明顯,若不手術治療,可能面臨永久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我院骨四科團隊,制定了前路ACDF手術方案:通過頸前側入路,切開復位、切除椎間盤,解除脊髓壓迫,同時植入融合器、鈦板固定,重建頸椎正常序列及穩(wěn)定性。術后患者麻木感消失,復查顯示頸椎序列恢復良好,目前已康復出院。
術后
專家提醒
楊永輝提醒:科學應對頸椎損傷“三原則” :1. 緊急制動:受傷后立即保持頸部不動(可用頸托或毛巾固定),避免搬運時二次損傷。
2.及時就醫(yī):頸椎損傷可能伴隨隱匿性神經(jīng)損害,需通過CT/MRI明確是否存在骨折、脫位或脊髓壓迫。
3. 個體化治療:輕度損傷(無脫位、神經(jīng)完好):可保守治療(頸托固定、康復訓練)。中重度損傷(如骨折脫位、脊髓受壓):手術是首選,早期干預可最大程度保留神經(jīng)功能。
守護“生命中樞”,從細節(jié)做起。頸椎損傷多因高處墜落、車禍、運動撞擊等引起,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運動時避免頸部過度屈伸(如跳水、籃球碰撞);乘車系好安全帶,避免急剎車時頸部“揮鞭樣”損傷;老年人預防跌倒(家中防滑、行動緩慢)。
我院骨四科始終致力于脊柱疾病的精準診療,針對頸椎骨折脫位等急危重癥,已形成“急診評估—精準手術—快速康復”的全流程診療體系,為患者的脊柱健康和神經(jīng)功能保駕護航。
【健康小貼士】若遭遇頸部外傷后出現(xiàn)肢體麻木、無力、活動受限,務必第一時間就醫(yī),切勿拖延!
地址:寶雞市經(jīng)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y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wǎng)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