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夏至時節,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p>
夏至時節,陽氣達到鼎盛,天地間萬物繁茂壯大到極點。然而“夏至一陰生”,陰氣已悄然萌動。夏至養生要注重調補脾胃、疏肝理氣,順應陽盛于外、陰伏在內的陰陽交替特點。此時若養生得當,可借天時之利固護陽氣,為秋冬健康打下堅實基礎。以下從中醫角度詳解夏至養生要點。
飲食養生:清補為主,苦酸相宜
1.適當吃“苦”清心火
苦味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萵筍等富含生物堿,具有清熱瀉火、健脾開胃之功。熱天適當食用可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但需注意苦味不宜過量,否則易傷胃氣。
2.增酸加咸養心陰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夏季出汗多,酸味能固表斂汗,咸味可補充隨汗流失的鹽分。烏梅湯、酸梅飲都是理想選擇,既能生津止渴,又可預防電解質失衡。
3.忌寒護陽最關鍵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生姜辛溫,能溫運中陽,健脾開胃,可有效對抗因貪涼導致的脾胃虛寒。西瓜、綠豆湯等解暑佳品避免冰鎮食用,體質偏寒者更應謹慎,以免損傷脾陽引發腹痛腹瀉。
4.推薦食療方
扁豆大棗湯:白扁豆25克+大棗10枚+紅糖25克,健脾祛濕;
荷葉茯苓粥:荷葉1張+茯苓50克+粳米100克,清熱解暑,寧心安神;
五味龍眼西洋參茶: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肉5克,益氣生津,養心安神。
起居調養
1.起居順應天時
夏至宜“晚睡早起”,古人所指“晚睡”為亥時(21-23點),“早起”為卯時(5-7點)。中午適當午休30-60分鐘,既能避免暑熱,又能補充精力。
2.空調使用有度
夏季腠理開泄,空調溫度不低于25℃,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避免整夜吹空調,否則易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等病癥。
3.溫水沐浴養生
溫水洗澡不僅清潔皮膚,還能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擴張體表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增強抵抗力。避免運動后立即冷水淋浴,以防寒濕入侵。
4.運動養生
輕緩為要,避暑防汗,擇時擇地運動,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推薦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柔和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導致大汗淋漓。
情志調攝:靜心養神,戒怒戒躁
夏應于心,心火最易亢盛?!饵S帝內經》強調:“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保持心境平和、心胸開闊是關鍵??赏ㄟ^聽舒緩音樂(如流水聲、雨聲)、練習書法等方式寧心安神。避免惱怒憂郁,這些負面情緒會阻礙氣機通暢,逆反夏季養長之道。適當食用甜食有助于緩解煩躁情緒,但需適度。
冬病夏治:艾灸養陽黃金期
夏至是“冬病夏治”的關鍵節點。此時自然界陽氣最旺,通過艾灸溫通陽氣,可事半功倍。穴位選擇: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等穴位。適應病癥: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骨關節病等。艾灸時間以夏至前后15天為佳,能有效扶陽祛寒,改善陽虛體質。
夏至養生遵循“春夏養陽”根本原則,通過飲食、起居、運動、情志的綜合調養,使人體順應自然界陰陽變化規律。此時養護得當,不僅可安然度夏,更能為秋冬健康打下堅實基礎。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言:“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把握夏至養生良機,方得健康長壽之道。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