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在古人的詩意里,春分悄然而至。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春分是一個關鍵節點,此時自然界陰陽各半,寒暑均等,人體也處于陰陽平衡的重要時期,順應天時做好養生,對全年的健康都大有裨益。
起居:早睡早起 重視午休
隨著春分到來,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我們的起居作息也應做出調整,早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氣的升發。建議晚上10點至11點入睡,早上6點至7點起床,保證7 - 8小時的充足睡眠。中午適當午休也是春分養生的重要環節。午休時間不必過長,30分鐘到1小時為宜。
飲食:增甘少酸 調養脾胃
春季肝氣當令,在飲食上若過多食用酸味食物,易使肝氣過旺,克制脾土。因此,春分時節應遵循“增甘少酸”原則。甘味食物能滋養脾胃,像山藥、紅棗、南瓜、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山藥可健脾胃、益肺腎,無論是煲湯、清蒸還是煮粥都很適宜;紅棗養血安神,能為春日里忙碌的身體補充元氣;南瓜性溫味甘,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煮南瓜粥或蒸南瓜,都是簡單又養生的吃法。同時,可多食用一些時令蔬菜,如春筍、韭菜、菠菜等。春筍味道鮮美,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的功效;韭菜性溫,能助陽養肝,增強人體陽氣;菠菜則可滋陰平肝、助消化,緩解春季常見的肝陽上亢癥狀。
運動:適度鍛煉 舒緩為主
春分時節,氣候宜人,正是運動養生的好時機。不過,運動要遵循適度原則,以舒緩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損傷陽氣。
情志:疏肝理氣 平和心態
春季肝氣旺盛,人的情緒容易波動。春分時節,更要注重情志的調節,保持心情舒暢、平和樂觀。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情志。當情緒不佳時,可按摩太沖穴來疏肝理氣。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用手指輕輕按揉,每次3 - 5分鐘,能有效緩解情緒波動帶來的不適。
春分時節艾灸特定穴位,可達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體質的目的。推薦艾灸足三里、三陰交、肝俞等穴位。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大穴,艾灸它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三陰交可滋陰養血,對女性的健康尤為有益;肝俞則能疏肝利膽,養護肝臟。每個穴位艾灸10 - 15分鐘,每周艾灸2 - 3次,注意艾灸時溫度要適宜,避免燙傷皮膚。
春分養生,關鍵在于順應天時,從起居、飲食、運動、情志、艾灸等多個方面入手,調和陰陽,平衡身心。讓我們把握這美好的時節,為全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email protected]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