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剛迎來新生兒的家庭,常常會因為寶寶的一些小動靜而焦慮不已。其實,新生兒出生后處于適應新環境的階段,很多看似“異常”的表現,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爸媽無需過度擔心。下面就為大家科普10種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
1.頻繁打噴嚏?不是感冒,是“自我保護”
新生兒沒有鼻毛,鼻腔黏膜嬌嫩,對空氣中的粉塵、毛絮、冷空氣,或是鼻腔內的少量分泌物都很敏感,容易觸發打噴嚏。這是身體的保護性反射,能幫寶寶清理鼻腔,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非感冒哦。
2.皮膚長紅斑?別緊張,過幾天就好
出生后4天內,寶寶皮膚上可能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這是外界環境刺激引起的非特異性反應,屬于“新生兒紅斑”。一般7~10天會自行消退,不用涂藥或特殊處理,注意別給寶寶穿太多、蓋太厚,避免過度保暖即可。
3.吃完奶總溢奶?和胃的“形狀”有關
新生兒的胃像個橫放的小袋子(水平位),胃的入口(賁門)肌肉松弛,關閉不緊,吃奶后容易出現奶液反流,也就是溢奶。
應對小技巧:喂奶后豎著抱寶寶,輕拍背部幫他排出胃里的空氣;換尿布后也別馬上放平,可采取頭高側臥位,減少溢奶。
4.體重下降了?暫時的,會慢慢漲回來
出生后1周內,寶寶可能出現體重下降,這是因為吃奶量還不多,加上排出胎糞、皮膚蒸發水分等,屬于“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在生后3~4天達到最低,下降幅度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7~10天左右就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之后開始穩步增長。
5.乳房腫大或“假月經”?都是激素的“小影響”
男寶或女寶出生后幾天,可能出現乳房腫大,甚至擠出少量“乳汁”,這是因為在媽媽肚子里受母體激素影響,千萬不要擠壓,以免引發感染,幾周后會自然消退。
部分女寶生后5~7天,陰道可能流出少許血性或白帶樣分泌物,這是“假月經”,也是激素撤退引起的正常現象,保持清潔即可,不用特殊處理。
6.皮膚上的青斑?不是“胎記”,會慢慢消失
很多新生兒的背部、臀部、骶尾部會有青灰色斑塊,形狀大小不一,少數在四肢或面部,這叫“蒙古斑”或“伊藤痣”,是皮膚深層色素細胞堆積導致的。隨著寶寶長大,通常在幾歲內會逐漸變淡、消失,對健康沒影響,不用治療。
7.總打嗝?膈肌沒長熟,輕輕安撫就好
新生兒膈肌發育還不完善,受到輕微刺激(如吃奶太快、受涼)就容易打嗝。這時可以輕拍寶寶背部,或喂幾口溫水/奶,通常很快就能緩解,不用緊張。
8.睡覺時“驚跳”?神經系統在“適應期”
寶寶在松開包被、聽到大聲響、被強光刺激時,可能出現手腳或下巴抖動,這是“驚跳反射”。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還沒發育成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會“放大”,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抖動頻繁、持續不停,或伴隨其他異常,就要及時就醫。
9. 皮膚脫皮?是新陳代謝的“更新換代”
部分新生兒出生后幾周,會出現手腳、四肢甚至全身脫皮,這是皮膚表層的舊細胞脫落、新細胞生長的正常過程。只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洗澡后給寶寶厚涂嬰兒專用保濕乳,保護皮膚屏障即可,不用強行撕扯脫皮。
10. 口腔里的“小白點”?是“馬牙”,別挑破!
在寶寶口腔上顎中線或牙齦上,可能看到黃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顆粒,這是“馬牙”,是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潴留形成的,數周后會自然脫落。
重要提醒:絕對不能用牙簽、針去挑破,以免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癥。
新生兒的這些生理現象,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暫時狀態”,新手爸媽只要做好日常護理,多觀察、少干預,就能幫寶寶順利度過適應期。如果發現異常(如體溫異常、精神差、吃奶明顯減少等),及時咨詢醫生就好啦!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